我校干部教师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精神

作者: 时间:2022-10-06 点击数:

我校干部教师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精神

坚持底线思维,让工作更主动

继续教育学院党支部书记  刘宝炜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坚持底线思维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工作方法。

底线思维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思维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发展形势总的是好的,但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绝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处于关键时期,党和国家之所以能够经受住来自多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推进伟大变革、取得伟大成就、迎来伟大飞跃,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进行顽强斗争,带领党和人民扛住了重大风险、穿过了惊涛骇浪、维护了安全环境。

底线思维要求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客观、准确地认识并确定事物的界限,要求懂得突破底线可能带来的危害,凡事从最坏处着眼、作最充分准备、向最好处努力、争取最好结果。当然,底线思维不是消极防御,而是积极主动,打有准备、有把握之仗。要在勇于斗争中防止最坏可能,以不失足、不失策、不失守为前提,创造更大发展空间、更快发展步伐、更多发展效益。

坚持底线思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战略定力、应对错综复杂形势的科学方法,在治国理政中被运用到了各个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告诫全党要树立底线思维,强调“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指出坚持实事求是、冷静客观是真正的自信,对最坏的情景一旦心中有数,就能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天塌不下来。

坚持底线思维要求精准找到底线,内含着精准确定事物边界的度量思维。事物的性质由一定的度所决定,度是临界点、关节点、转折点,适度才能保持事物性质,过度就要改变事物性质。精准找到底线,就要准确把握度的绝对性与相对性。从事物本身的复杂性来看,要求取其主要、取其需要。从事物发展的过程性来看,辩证的思维方法不承认僵硬和固定的界限,要求因时而定、因势而立。从事物度量的精确性来看,很多情况下界限也是一个区间,这就要求保留弹性、严守极限。这就告诉我们,坚持底线、坚守底线,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不可动摇的;在确定底线的问题上,又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辩证地看待界限的变化。

底线思维有着强烈的实践性,并不能只在思维中把握底线,而是要在实践中控制底线、守好底线。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底线作为不可逾越的界限去把关,作为不可违背的原则去捍卫,作为不可动摇的立场去坚持。既不能在各种压力前放弃底线,也不能在各种诱惑前丧失底线,更不能在各种借口下混淆底线。坚守底线就是恪守职责、坚持原则,不拿底线做交易,不为私利而失守。在事原则问题上要立场坚定、态度鲜明,高度警惕、坚决抵制有意用放松底线、模糊底线来侵蚀底线、越过底线的行径,防止打“擦边球”。

坚持底线思维,不仅不限制工作主动权,而且是为工作主动权创造条件。因为底线思维并不是消极守成、画地为牢,而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内含着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的创造思维,鼓励人们在保底的前提下,取得利益、权益、效益的最大化,追求实践的最佳效果。要在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的基础上,采取积极主动的应对策略,在思想上做好准备,在各种对策上思谋周全。这样,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都能相对保持思想上的主动,保持从容不迫的心态。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看到形势发展变化给我们带来的风险,慎之又慎、细之又细、严之又严,以扎实的思路、举措尽快把短板补齐,决不放过任何风险苗头,避免各种各样的短板迟滞我们的工作,影响既定目标的实现。唯有把导致失败的各种因素尽可能想到,坚持全过程、全方位准备,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覆盖,才有可能追求最好的结果。实践出真知,经一事长一智,过一关多一能。不仅要眼睛始终盯着底线,还要心中始终想着更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力争赢得最大的胜利。

版权所有:沧州师范学院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