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浸润师院 涵养沧师气质

作者: 时间:2023-10-28 点击数:

美,有素质优良之意。《楚辞·离骚》中记载:“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育,指教育培养。《孟子·告子下》中记载:“尊贤育才,以彰有德”。美育,是将审美教学与美感教学的结合。蔡元培先生在《教育大辞书》中写道:“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也”。

我校开展美育工作已两年有余,逐渐形成自身特色:实践课与理论课相结合,阶段性地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兴趣小组与美育社团双重选择,更好地提高学生思想,发展学生道德情操。此外,学校还会在期末对其进行考核测评,让学生们更好的掌握知识。今年我校有148名辅导员以及3620名大一新生参与本次的美育活动,这为我校美育工作的开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美育实践课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实践课程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以下是我校部分实践课的简述:

(一)书法

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说过:“学业之余,则以学书。胜博弈饮酒,得身心之娱。”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美育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校于2023--2024学年分别开设硬笔书法和软笔书法两门课程,其中硬笔书法组20组、软笔书法组5组,极大程度上迎合了同学们对书法学习的需要,增强了同学们对于书法的运用能力,激发同学们的潜力。

(二)朗诵

朗诵是口语交际的⼀种重要形式。朗诵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增强艺术鉴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诵,大者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明言行,增强理解;⼩者,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微的体味能力,以及确⽴口语表述最佳形式的⾃我鉴别能⼒。我校于2023--2024学年开设朗诵小组共15组,满足学生们的报名需求,致力于让学生们突破自我,尽情诵出自己内心的声音!

(三)素描

一簇簇排线,一层层叠加,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复杂的画面;一笔笔勾勒,一遍遍修改,以细致的手法描绘成精致的作品。它靠线条的轻重来描绘物体的明暗深浅,借明暗光影的衬托来凸显主题,这就是素描艺术独具特色的地方。我校于2023--2024学年开设素描小组共两组,致力于培养学生们的探索能力,提高学生们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表现能力。让学生们通过长时间观察方法的训练,构建自我认识事物的独特角度!

寻美,撑一根心篙,向人流深处漫溯、漫溯,去探索并宣告美的真谛。

多年来,党和政府围绕着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文件,从国家到各大高校和中小学校,都在大力推行改革应试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而作为培养人认识美、感知美、创造美能力的美育,也被写入了教育方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探索新时代美育发展方向,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发掘美育新内涵,探索美育发展路径,构建美育新体系,拓展美育新境界,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美育理论课程。

美育理论课程旨在引导同学们在课堂中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提升人文素养,涵育“沧师气质”。不仅给我校学子带来特别的美育体验,更是收获了一众艺术爱好者的喜爱。

重视美育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与多样化成长的需要。想要掌握好一门课程,那就必须注重理论教育,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理论的种子播撒在实践的道路上,我校将继续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美的种子,培育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推动美育的高质量发展,让每一位学子“向美而行”!

我校美育中心与黄河路小学共同开展了“美育浸润行动-艺术进课堂”活动。本次活动致力于让师院学子走出师院放手实践,使美育工作迈入小学进入课堂。此系列活动由多位美育指导员和兴趣小组优秀学生助教共同教学,充分地展示出我校美育工作的实践性、整体性和多样性。在此次美育志愿活动中,我校团队不仅给小朋友们带来无穷的乐趣,还丰富了小朋友们的学习生活,激发了他们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为大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的平台,增加社会实践经验,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让美育工作落实到每位学生手中,磨练他们的心性,为其提前进入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这便是我校系统性地开展美育工作的意义。

美育工作不止体现在理论课堂上、活动实践中,更应该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我相信,师院学子们受到系统性地美育教育后,定会在各方面有所进步、有所成长,待到他们走出校门再次登上讲台之时定会体现美育精神,以美看人、以美育人!



版权所有:沧州师范学院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