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协会是政史学院的志愿公益类社团,由韩梦瑶老师悉心指导。协会依托文博馆场地,以丰富的馆藏文物为坚实保障,自2021年成立起,便将探索、弘扬沧州地域文化作为己任。多年来,协会始终活跃在文化传播一线,为校内外人士提供专业的展览讲解服务,成为传播沧州地域文化的一张亮片。
现协会下设讲解部与活动部两大部门。讲解部作为社团核心,主要负责本校文博馆文物讲解,同时为沧州市博物馆提供志愿讲解服务。活动部则专注于活动方案策划,全力保障各项活动顺利开展,还为政史学院公众号输送文章与照片。
文博协会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在文化传播、教育推广等方面成果显著。
1.多元展览,呈现历史脉络
“运河古韵,沧州华章”大运河文献展,通过丰富的文献资料,带同学们领略了沧州独特的运河文化;“沧州市博物馆中医药文化巡展”以独特的药材标本,向同学们展现古老医学的魅力;沧州市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六进”巡回展,用丰富的实物,让同学们触碰非遗,感受非遗。

2.文化活动,激发创意“励学笃行·书启文博”读书分享会,大家在交流中加深了对文博知识的理解;“文创+AI,绘梦未来”讲座帮助同学们了解文创创作新范式;古陶瓷品鉴活动,在瓷器的碎片里感受历史的文脉,“文博印象·创意畅享”文创设计比赛,让古老文物与现代创意完美融合;非遗面花体验活动,使传统技艺在青春中“活”起来;"让文物涌起时代浪花"讲解比赛中,选手们生动演绎文物背后的故事,让文物“活”起来,“国际博物馆日优秀社员颁奖活动”则对积极投身文博事业的同学予以表彰,激励更多人参与文化传承。
3.交流互动,共筑文化桥梁
美术学院师生、建兴小学小记者的参观学习活动,馆内定期开放,为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打开了了解文博世界的窗口,让文博文化融入到师生们的生活中去。沧州博物馆志愿服务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文化生活,还让志愿服务精神在文化传播中生根发芽。通过活动,文博协会与社会各界建立起紧密联系。

文博协会连续三年获得“魅力社团”荣誉称号,荣获“2024年度全市先进科普基地”荣誉称号,社团内的优秀成员也先后获得第十届“全国高校大学生家史大赛”三等奖,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校赛金奖、铜奖等。目前,社团指导老师韩梦瑶正在带领社团成员积极探索社会科学发展研究的新兴课题,例如《AI赋能大运河非遗文创助推沧州文旅——吴桥杂技纹样提取与再利用》、《数字技术在大学生文化创意产品生成中的应用研究》等课题均已立项,相信不久也将是社团荣誉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回顾过去收获满满,展望未来信心百倍。文博社团会继续秉承宗旨,创新丰富活动,为校园文化建设和文化传承做更大贡献。相信在学校领导、老师支持和全体成员努力下,定能绽放光彩,成为校园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