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沧州师范学院委员会 关于开展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预通知

作者: 时间:2025-06-13 点击数:

各团总支: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进一步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根据上级团组织的相关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现将我校组织开展2025年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相关事宜预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时代(暂定)

、重点团队

1.理论辅导宣讲团。紧紧围绕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精心设计开展有内涵、有人气的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动,组织引导青年学生深入基层一线,以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寄语、给青年学生回信精神、《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等为主要内容,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贯通起来,将深刻性和生动性统一起来,通过面对面、小范围、互动式宣讲,讲透创新理论、讲好发展成就、讲清形势任务、讲明发展前景。

2.党史学习教育团。深化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把庆祝建党百年激发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热情传递下去,学习宣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依托各地红色资源,开展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等多种形式活动,持之以恒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引导青年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3.乡村振兴促进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帮助和引导青年学生紧紧围绕“国之大者”深刻领会感悟为什么要推进乡村振兴、如何推进乡村振兴等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发动青年学生了解认知乡村,特别是河北省62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乡村发展状况,积极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广泛实施教育关爱、爱心医疗、科技支农、基层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重点项目,帮助发展乡村产业,美化乡村环境,提升乡风文明,讲好乡村振兴故事。

4.发展成就观察团。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以中国大地为课堂,以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脱贫攻坚历史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成就等为现实教材,组织青年学生在社会观察、国情考察、基层治理参与、特色产业调研、学习体验中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感受祖国发展变化,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引导青年学生形成正确认识,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投身强国伟业。

5.七彩假期公益团。贯彻落实加强美育教育文件精神,组织参加全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公益项目实践活动,结合专业特长以课程录制和线上课堂的形式开展美育普及,助力当地中小学美育教育,提升学生专业能力。

6. 新时代文明实践团。充分发挥我校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的人才、阵地等资源优势,假期到居住地所在社区、街道或乡镇、村庄报到,开展理论政策宣讲,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参与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提升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质量和层次。

三、实践形式和时间安排

(一)暑期实践活动采用组队集中实践与个别分散实践相结合,以个别分散形式为主、组队集中活动为辅的方式。团队集中实践时间不少于5天,个别分散实践时间不少于7天。各学院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鼓励支持组建以学生党员、团员干部为主要骨干组建校级重点实践小分队若干支,选拔45岁以下青年教师作为实践团队的指导带队老师参与实践活动。立项为校级重点的实践团队由学校推荐申报全国专项和省级重点团队实践项目,经费资助标准见《沧州师范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经费使用办法》。

(二)时间安排

1、工作部署阶段 5月下旬

校团委下发暑期社会实践通知,部署暑期实践专项工作;含工作机制、建议选题、团队管理和成果总结等内容;积极开展校内宣传动员工作,紧密结合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充分调动广大在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2、重点团队选拔阶段 6月中旬

各学院分别推荐校级重点团队,由校团委组织评审立项。

3、活动开展阶段 7月上旬—8月下旬

各实践团队根据实践计划积极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记录活动亮点、实践足迹和活动成果等相关内容,在暑期社会实践结束后,完成资料整理及报送工作。

4、总结表彰阶段 9月上旬—10月上旬

各实践小分队于新学期开学后按要求做好暑期社会实践总结工作,将实践成果以文字、图片、微视频等形式在规定时间上报。

四、相关要求

1. 周密部署,突出育人实效。各学院要高度重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育人功能、体现育人作用。要积极整合资源,多为学生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和服务,力争让每一名学生在校期间都能参加至少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2. 严格管理,守住风险底线。始终把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为参加活动师生购买保险,依法依纪依规组织各项实践活动。要加强过程管理,选派优秀教师指导实践,坚守意识形态和安全稳定底线。要密切关注实践地疫情形势、天气变化和自然地质条件,做好突发情况的应对预案与处置。

3. 拓展渠道,扩大影响覆盖。积极协调新闻媒体,加强有形有效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强化思想引领效果。要做好典型选树宣传,挖掘活动中的好做法、好人物作为鲜活案例,引导影响更广泛的青年学生。要把握好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要求,可结合实际开展“云调研”、“云实践”、“云直播”等活动。




共青团沧州师范学院委员会

        2025年6月12日






版权所有:沧州师范学院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