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馆九载铸荣光 薪火相传谱新篇 ——齐越教育馆开馆九周年发展纪实

作者: 时间:2025-11-15 点击数:

在渤海之滨的沧州大地上,沧州师范学院齐越教育馆自2016年11月15日开馆以来,以播音泰斗齐越先生“忠诚、敬业、爱民、廉洁、奉献”的精神为内核,九年时光实现五次跨越式发展。从服务校内学科建设的场馆,逐步成长为辐射全国、连接国际的文化高地,书写了一段文化传承与战略服务并行的非凡历程。

第一次跨越:肇基立业,馆教融合成学科引擎

开馆筹备阶段,齐越先生家人毫无保留地捐赠了其生前照片、手稿、荣誉奖杯等珍贵资料,为教育馆奠定精神根基。中国传媒大学原党委书记黄勇担任馆长,教育部语用司原司长姚喜双先生悉心指导,河北省教育厅给予大力支持。2016年11月15日,全国著名播音艺术家关山、方明、虹云、敬一丹、鞠萍等行业翘楚齐聚开馆仪式,让这座地方高校场馆成为播音界盛会的举办地。

开馆后,教育馆迅速释放专业赋能效应。依托丰富史料与浓厚艺术氛围,学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快速发展,随后成功申报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形成特色鲜明的传媒专业集群。2017年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中,“馆室合一、以馆促教”的创新模式获专家高度认可,成为办学特色标志。此次跨越,让教育馆从专业配套场馆升级为学科发展引擎,推动齐越精神从史料陈列走向教学实践。

第二次跨越:红色铸魂,业界标杆树传承高地

2017年6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组织近百名一线播音员、主持人前来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进行一场题为“坚定信念 敬畏话筒”的主题培训,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亲自授课,深刻解读齐越精神的时代价值。此后,全国各地广电工作者纷纷慕名而来,在齐越事迹中感悟初心、凝聚力量。教育馆由此成为行业革命传统教育标杆,实现从“校内教学基地”到“业界教育标杆”的跨越,让齐越精神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精神旗帜,教育馆也迎来第二次重要跨越。

第三次跨越:区域联动,京津冀地搭

交流桥梁2019年9月,河北省推普周重点仪式在齐越大讲堂举行,成为教育馆第三次跨越的关键节点,推动其正式成为京津冀语言文字实践基地。依托齐越先生的行业影响力与学校教育资源,教育馆在语言文字推广领域具备独特优势。

推普周期间,“齐越诗会”成功举办,京津冀三地朗诵爱好者、专业播音员同台献艺,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此后,教育馆持续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经典诵读展演、文化论坛等活动,搭建起三地常态化交流合作平台。在其推动下,京津冀地区语言文字规范推广与文化传承创新合作日益紧密,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协同发展格局,实现从行业教育基地到区域实践平台的拓展。

第四次跨越:国家赋能,战略服务显使命担当

2020 年,学校成功获批全国首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标志着教育馆实现第四次历史性跨越,开启参与国家战略的崭新征程。五年来,基地围绕文化传承、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等领域深耕细作,成果丰硕。

在文化传承方面,“齐越诗会”入选教育部优秀读书实践案例,《诗经》305首音频集登陆“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点击量过亿。“大运河畔诵经典”等品牌活动联动线上线下,“周末《诗经》品读会”成为沧州特色文化场景,“《诗经》+” 系列项目助力文旅产业发展。乡村振兴领域,创新“语言 + 电商”模式,组建直播团队公益带货地方农产品,搭建红旗广播站,相关成果获权威媒体报道。教育培训方面,完成数千人次国培任务,开展“童语同音”计划,为新疆轮台、云南勐腊、西藏阿里等地培训教师与普通话测试员,获教育部通报表扬。民族团结领域,“红石榴”志愿者团队为新疆籍务工人员与学生提供语言培训和文化交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五次跨越:国际接轨,精神传播跨出国门

近年来,齐越研究中心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传媒学院发展为拥有4 个专业的二级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成为河北省一流专业,《播音发声》课程入选省一流课程。齐越教育馆不仅是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阵地,更成为学校师范生培养教育家精神的大课堂。

2025年11月11日,齐越节青少儿朗诵大会启动仪式在齐越大讲堂举行,齐越先生亲属与来自意大利及全国28个省区市的代表齐聚现场,标志着教育馆影响力扩展至世界。将来教育馆将开展国际语言艺术论坛、跨国朗诵展演等活动,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力,实现从“国家推广基地”到“国际交流平台”的跨越。

九载春秋,初心如磐。齐越教育馆以平均每两年一次质的跨越,完成了从校园到国际、从单一教学到多元服务的华丽蜕变。站在九周年新起点,它将继续传承齐越精神,在文化传承、国际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再创佳绩,为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和中外文化交流深化书写更辉煌的篇章。


版权所有:沧州师范学院团委